削骨-大餅臉進化成精緻小臉美夢成真
削骨與墊下巴的心路歷程–案例故事分享
術前的困擾與心境
25 歲的小可(化名)一直覺得自己的臉型不夠精緻。雖然五官端正,但因為臉型偏方、下顎角突出,加上下巴短小後縮,整體輪廓顯得不夠立體。她常常在拍照時需要找角度,尤其是側拍,臉看起來「又大又方」,這讓她十分困擾。
在親友聚會上,親戚也常以「國字臉」來開玩笑,雖然表面笑著帶過,但心裡其實很受傷。久而久之,小可越來越不敢綁馬尾或將頭髮撥到耳後,因為一旦露出完整臉型,她便覺得自己顯得笨拙、不夠女性化。這些年累積的自卑感,讓她對「削骨」與「墊下巴手術」產生了極大興趣。
下定決心尋求改變
在網路上查詢「削骨案例」、「墊下巴案例」時,小可發現許多人分享了「削骨手術前後對比照片」與「墊下巴手術心得」。這些文章與照片讓她深受鼓舞,也讓她萌生「我也可以改變」的念頭。
她開始深入研究「削骨手術」的種類,包括顴骨削骨、下顎角削骨,並了解到這些手術主要是藉由磨削或切除多餘的骨頭,讓臉型線條更柔和。而「墊下巴」則能透過植入假體或自體骨,改善下巴後縮的問題,使臉型比例更協調。
經過一段時間的猶豫與考量,她決定諮詢專業整形外科醫師,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否適合進行「削骨加墊下巴」的複合式手術。
與醫師的諮詢過程
在面診時,醫師仔細檢視了小可的臉部結構,並指出她的主要問題在於:
顴骨偏寬 → 正面視覺臉大
下顎角過於外擴 → 側臉線條僵硬
下巴短小後縮 → 臉部比例失衡,顯得中庭過長
醫師建議採取「顴骨內推 + 下顎角削骨 + 墊下巴」的組合手術,並搭配臉部抽脂改善輪廓線。這樣的方案能同時解決臉寬、下巴短的問題,讓整體輪廓變得更立體與精緻。
此外,醫師也向她展示了「削骨照片」與「墊下巴模擬影像」,讓小可能更直觀地理解術後可能的效果。
手術過程的描述
削骨手術
手術當天,小可接受了全身麻醉。醫師從口腔內隱藏切口進入,先進行顴骨內推,將外擴的顴骨向內縮窄,使正面臉型看起來更小巧。接著進行下顎角削骨,透過磨削與切除多餘的骨頭,使下顎線條更柔和。
墊下巴手術
在完成削骨後,醫師同時進行墊下巴手術。小可選擇了 Gore-Tex 假體,因為它的質地柔軟、與組織相容性佳。假體經由口腔切口植入後,下巴立刻變得更長、更翹,讓臉型比例更加協調。
整個手術歷時數小時,過程雖然漫長,但醫師與護理團隊專業而細心,讓她感到安心。
術後恢復與挑戰
初期恢復
手術後的前幾天,小可的臉部腫脹明顯,甚至一度讓她懷疑自己是否做錯決定。醫師提醒她這是正常現象,並建議她持續冰敷、抬高頭部休息,以幫助腫脹消退。
在第一週,她主要以流質食物為主,避免過度咀嚼,以減輕下顎的壓力。雖然過程不算輕鬆,但她很清楚這是必經階段。
術後一個月
約一個月後,腫脹大幅度消退,臉型輪廓逐漸浮現。她驚喜地發現,臉不再是「方方大大」,而是更為流暢與小巧。下巴線條明顯延伸,側臉弧度自然優雅。
這時候,家人與朋友紛紛驚訝她變得「更好看」,但卻說不上是哪裡不同。這種「自然變美」的效果,正是她期待的。
心境轉變
從原本的自卑,到術後逐漸找回自信,小可感受到人生嶄新的開始。她開始敢於嘗試不同的髮型,也不再害怕露出完整臉龐。她說:「削骨與墊下巴手術不只是改變了我的外貌,更改變了我的心態。」
案例的啟示
小可的案例告訴我們:
削骨手術能改善臉型寬大、骨骼突出的問題。
墊下巴手術則能調整臉型比例,讓五官更協調。
兩者結合能帶來全方位的臉型雕塑效果。
然而,每個人的條件不同,手術方案必須客製化。成功的關鍵在於 專業醫師的評估與設計,以及患者本身對術後照護的配合度。
削骨與墊下巴手術 Q&A
Q1:什麼是削骨手術?誰適合做削骨?
A:
削骨手術是一種臉型輪廓整形,透過切除或磨削顴骨、下顎角或下巴骨頭,讓臉型更小巧、更符合黃金比例。最常見的削骨部位包括:顴骨削骨、下顎角削骨、下巴骨調整。
適合對象:
臉型偏寬、偏方的「國字臉」
顴骨外擴,正面視覺顯臉大的族群
下顎角過度發達,導致側臉線條僵硬
曾因臉型被戲稱「大餅臉」,影響自信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手術、削骨案例、削骨照片
Q2:墊下巴有哪些方式?差別在哪裡?
A:
墊下巴主要有三種方式:
矽膠假體墊下巴
最常見,價格相對親民(NT$6–10 萬)
效果自然,恢復期短
缺點是異物感較明顯,長期可能移位
Gore-Tex 假體墊下巴
與組織相容性高,觸感更自然
價格較高(NT$8–12 萬)
移位風險低,但拆除較困難
自體骨或軟骨墊下巴
使用自身肋骨或下頜骨移植
效果最自然,持久度高
手術難度大,價格也最高(NT$12–20 萬以上)
👉 延伸關鍵字:墊下巴手術、墊下巴價格、墊下巴案例、墊下巴照片
Q3:削骨手術會痛嗎?恢復期需要多久?
A:
削骨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,過程中不會感覺疼痛。術後初期(1–2 週)會有腫脹、瘀青與緊繃感,但多數患者可透過冰敷與止痛藥控制不適。
恢復期:
1 週內:臉部腫脹明顯,需要冰敷與休養
2–4 週:瘀青逐漸消退,可回復日常生活
3–6 個月:骨骼完全穩定,臉型線條自然顯現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手術、削骨風險、削骨後遺症
Q4:墊下巴效果能維持多久?假體會不會排斥?
A:
墊下巴效果通常可以 長期維持。假體墊下巴在良好照護下,可維持 10 年以上,有些人甚至終生不需更換。自體骨墊下巴更能永久維持。
排斥風險:
矽膠假體:異物感較明顯,少數人會產生排斥或假體邊緣外露
Gore-Tex:與組織相容性佳,排斥風險低
自體骨:幾乎沒有排斥,但術後骨吸收率需觀察
👉 延伸關鍵字:墊下巴風險、墊下巴後遺症
Q5:削骨與墊下巴可以同時做嗎?
A:
可以,而且許多案例會建議結合。因為單純削骨雖能讓臉型縮小,但若下巴後縮,臉型比例仍顯得不協調。結合墊下巴手術,能讓臉部輪廓更加立體,改善「臉大但下巴短」的問題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案例、墊下巴案例、削骨手術、墊下巴手術
Q6:削骨手術有哪些風險?
A:
常見風險包括:
出血與感染
神經受損 → 嘴唇或下巴麻木
臉型不對稱
骨頭癒合不良
術後咬合問題
雖然削骨風險存在,但在專業整形外科醫師操作下,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極低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風險、削骨後遺症
Q7:墊下巴會不會移位或變形?
A:
如果假體固定不穩,或術後受到外力撞擊,確實可能發生移位。
矽膠假體 → 移位風險較高,但可重新調整
Gore-Tex 假體 → 會與組織結合,移位風險低
自體骨 → 幾乎不會移位,但有少數骨質吸收的可能
👉 延伸關鍵字:墊下巴後遺症、墊下巴風險
Q8:手術前需要注意什麼?
A:
選擇合法整形外科醫師與診所
進行血液檢查與影像檢測
停止抽菸、酒精與抗凝血藥物
與醫師充分溝通預期效果,並準備削骨照片、墊下巴照片參考
Q9:術後多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?
A:
墊下巴:1–2 週即可恢復日常生活
削骨手術:需 2–4 週,完全消腫需 3–6 個月
較激烈運動或長時間講話,建議至少術後一個月後再進行
Q10:削骨或墊下巴後會影響咀嚼或說話嗎?
A:
短期內,患者可能會感覺咀嚼或說話不自然,這主要來自於腫脹與神經暫時受壓。但多數人 1–3 個月內會逐漸恢復正常功能,不會對長期生活造成影響。
削骨與墊下巴手術相關議題解析
削骨與墊下巴手術的風險
削骨風險
削骨手術屬於中大型手術,必須在全身麻醉下進行,因此存在一定風險:
出血與感染:骨頭切削過程中若處理不慎,可能出現出血或術後感染。
神經受損:下顎神經走向複雜,若受損會導致嘴唇、下巴區域麻木。
臉型不對稱:削骨過多或不均勻,會造成左右臉不平衡。
咬合異常:若骨骼調整影響到牙齒排列,可能會產生咬合不正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風險、削骨後遺症
墊下巴風險
墊下巴雖是中小型手術,但仍有潛在風險:
假體移位:固定不穩或外力碰撞,會導致假體偏移。
假體排斥:部分體質對矽膠或 Gore-Tex 會有排斥反應。
感染與發炎:口內切口若清潔不足,容易造成細菌感染。
比例不自然:墊下巴過長或過翹,容易產生人工感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墊下巴風險、墊下巴後遺症
術後可能的後遺症
削骨後遺症
長期麻木感:即使神經恢復,大約有 5–10% 的患者可能出現持續麻木。
骨質不均:若削骨不平滑,會在觸感或外觀上出現凹凸不平。
表情不自然:肌肉附著位置改變,可能造成笑容僵硬。
墊下巴後遺症
假體邊緣感明顯:皮膚薄的人容易摸到或看出假體邊緣。
皮膚變薄:長期壓迫下,局部皮膚可能失去彈性。
骨質吸收:假體壓迫下巴骨,少數人會出現骨質吸收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後遺症、墊下巴後遺症
價格行情與費用比較
削骨價格(台灣參考)
顴骨削骨:NT$20–40 萬
下顎角削骨:NT$25–50 萬
全臉削骨(顴骨 + 下顎角 + 下巴):NT$50–80 萬以上
👉 關鍵字:削骨價格、削骨案例
墊下巴價格(台灣參考)
矽膠假體:NT$6–10 萬
Gore-Tex 假體:NT$8–12 萬
自體骨/軟骨移植:NT$12–20 萬以上
👉 關鍵字:墊下巴價格、墊下巴案例
💡 費用影響因素包括:醫師資歷、手術難度、醫療院所設備,以及是否搭配複合式手術。
失敗案例探討
削骨失敗案例
過度削骨:導致臉型過窄,甚至「削成蛇精臉」,缺乏自然感。
左右不對稱:手術操作不精準,臉型比例失衡。
咬合異常:削骨時影響牙齒排列,患者術後需再接受矯正。
墊下巴失敗案例
假體過長:導致下巴比例突兀,看起來「假感」強烈。
假體移位:術後未照護好,造成下巴歪斜。
感染取出:部分案例因感染被迫取出假體,外觀恢復困難。
👉 延伸關鍵字:削骨失敗、墊下巴失敗
如何避免手術失敗?
選擇專業醫師
具整形外科專科執照
擁有豐富削骨與墊下巴案例
可提供真實削骨照片、墊下巴照片
術前完整評估
影像檢查(3D CT、X 光)
模擬術後效果,避免落差
術後照護
嚴格遵守飲食、清潔、冰敷指示
定期回診追蹤,避免假體移位或感染
心理層面與期待管理
削骨與墊下巴雖然能帶來驚人的改變,但 不應過度追求「完美臉型」。
削骨手術 可以改善「大臉、國字臉」的困擾,但過度削骨反而失去自然感。
墊下巴手術 可以改善下巴後縮,但若過長過翹,會失去臉型協調。
理性看待手術效果,將其視為 改善與修飾,而不是「改造新臉」,才是安全與長久之道。
✨ 結論
削骨與墊下巴手術是臉型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整形手術,能顯著改善臉部比例與輪廓線條。
削骨手術:改善臉型寬大、顴骨外擴、下顎角肥厚
墊下巴手術:改善下巴短小、後縮、臉型比例不佳
然而,這些手術皆伴隨風險與後遺症,包括神經麻木、假體移位、感染等。因此,患者必須:
選擇專業且有經驗的醫師
清楚了解價格行情與手術方式
正確評估自身條件與心理需求
唯有如此,才能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,達到理想中的美麗與自信。